股市持續下跌, 但hutchison capital 在近日亦有一定動作(雖然我不喜歡過於頻繁的交易, 但適當的組合管理有助增強防守能力)
減持3000股新創建(659)@15.48, 目前仍然持有4000股, 這一部分屬於hutchison capital的策略性投資, 未來應該不會出售。
早前的換馬動作加上浄賣出7000股新創建(659)帶來大量現金, hutchison capital 在$9以下分別買入了3000股以及6000股置富產業信託(778), 截至目前為止hutchison capital 仍然有10-15%現金, 可以再買入6000-7000股置富產業信託(778), 但 hutchison不想過快用盡資金, 故此暫時保留現金等待機會。
P.S. 看到新創建(659), 中銀航空租賃(2588), 嘉里物流(636)等在熊市中表現出色, 反之一堆所謂"新經濟股"表現不濟, 證明只有良好的基本因素, 合理的估值才能夠支撐股價。hutchison 感到相當開心, 因為大部分我所挑選出來的股票都有不錯表現, 對得起有follow本blog的讀者有餘。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比想像中少; 長江基建業績短評 (29/7/18)
雖然中美貿易戰已經開打, 中港股市也備受一定壓力; 但 hutchison capital 的投資組合尚算穩健, 可見防守策略的效果逐漸見效, 有助投資者取得一定回報。
長江基建中期業績評論:
長江基建中期業績評論:
1. 電能實業的業績和上年持平: 於hutchison而言, 今日的電能就像煲乾了的藥渣一樣, 現金用盡, 已經再無利用價值; 在電能實業REIT化的情況下, 長江基建只會視電能為一隻5%的收息股(電能目前之股息率為約5%)。 在將來有資金需要的情況下(即是有>5%回報率的投資項目), 長建將會繼續減持電能, 直至長建持有30.01%電能為止。倘若長建要繼續減持電能至<30%, hutchison 相信系內公司長江實業(1113)會幫忙接貨, 以保持長和系對電能之控制權。惟這樣會構成系內交易, 需要召開股東大會通過才成, 所以會有一定麻煩。儘管如此, 長和系對電能小股東亦算不錯, 畢竟電能小股東已經收取不少現金股息, 兔死狗烹也管不了那麼多。
2. 英國業務持平: 長建Powerpoint上的 One-off adjustment 就不用理會太多, 長建基建項目眾多,基本上每年在不同營運地區都有調整, 如果硬要撇除這些一次性項目去計算長建"真正"盈利並無太大意義。對於英國業務, hutchison 只關注兩件事: 其一是英鎊匯價變動; 其二乃英國監管機構OFGEM對公共事業准許回報率檢討的潛在風險。hutchison相信匯價變動相對簡單, 長建亦可以利用外幣期貨合約等工具對沖匯價風險。反而較令人擔心的就是OFGEM的問題。相信李澤鉅亦充分認識這個問題, 故此他在中期業績亦嘗試回應:
"UK Power Networks(「UKPN」)之表現持續理想。於上半年度,英國能源監管機構
Ofgem 向配電商確認現行之八年規管期內不會進行中期檢討,剩餘之四個規管年度遂將
按照現時之規管機制繼續運作,UKPN 之穩定收入預期將維持至二零二三年三月。" (摘自18中期業績)
如此一來長建應該會在2023年以前盡力在英國以外地區進行收購, 以減少英國電網在長建的盈利佔比。長建還有四年半左右時間, 能否成功溝淡UKPN對長建的影響就看Victor的收購眼光了。
3. 澳洲業務呈現增長: DUET入帳的威力不容忽視, 倘若下半年澳洲業績持平, 11.51 x2 = 23億, 將會貢獻長建約兩成盈利。APA的收購有不少blog友熱烈討論, 以長和系的作風, 通常長實集團(1113), 長建(1038), 電能(6) 會成立一合營企業, 再以該合營企業購入APA股權。通常這類合營企業會以4:6比例出資, 其中4成為股東資金。假設長和系以 4-4-2 陣式出手收購並且成功, 長建應佔資金為 770 x 0.4 x 0.4 = 123.2億。長建現在手頭現金有96億, 資金缺口不算大, hutchison 估計不需配股集資; 長建將會向銀行借貸/發債 5-10億(美元) 去解決問題。收購後長建的淨負債比率應該不多於 25%, 尚算可控。但長建的收購空間已經用盡, 下半年的大部分收益又要用作18年未期股息, 所以Victor 就做了一項相當"核突"的決定: 象徵性增派中期息一仙, 這個"無恥"行為在下半年亦很大可能繼續, 各位長建股東可能要繼續忍耐。
4. 歐洲中部以及北美洲業務: Reliance Home Comfort, Ista 全期入帳的威力開始呈現, 未來一至兩年的增長應該持平, 除非長建又有辦法籌錢購買新項目。
5. 其他項目佔比不大, 在此不贅。
總括而言長建的上學期成績表也不算差, 我會給它一個 B grade, 惟一扣分點是派息姑寒, 倘若能夠増派至 70仙, 長建也只是多派5000萬左右 (目前為止長建合共有25.2億股), 倘若派至 70仙我會給它一個 B+ 。
如此一來長建應該會在2023年以前盡力在英國以外地區進行收購, 以減少英國電網在長建的盈利佔比。長建還有四年半左右時間, 能否成功溝淡UKPN對長建的影響就看Victor的收購眼光了。
3. 澳洲業務呈現增長: DUET入帳的威力不容忽視, 倘若下半年澳洲業績持平, 11.51 x2 = 23億, 將會貢獻長建約兩成盈利。APA的收購有不少blog友熱烈討論, 以長和系的作風, 通常長實集團(1113), 長建(1038), 電能(6) 會成立一合營企業, 再以該合營企業購入APA股權。通常這類合營企業會以4:6比例出資, 其中4成為股東資金。假設長和系以 4-4-2 陣式出手收購並且成功, 長建應佔資金為 770 x 0.4 x 0.4 = 123.2億。長建現在手頭現金有96億, 資金缺口不算大, hutchison 估計不需配股集資; 長建將會向銀行借貸/發債 5-10億(美元) 去解決問題。收購後長建的淨負債比率應該不多於 25%, 尚算可控。但長建的收購空間已經用盡, 下半年的大部分收益又要用作18年未期股息, 所以Victor 就做了一項相當"核突"的決定: 象徵性增派中期息一仙, 這個"無恥"行為在下半年亦很大可能繼續, 各位長建股東可能要繼續忍耐。
4. 歐洲中部以及北美洲業務: Reliance Home Comfort, Ista 全期入帳的威力開始呈現, 未來一至兩年的增長應該持平, 除非長建又有辦法籌錢購買新項目。
5. 其他項目佔比不大, 在此不贅。
總括而言長建的上學期成績表也不算差, 我會給它一個 B grade, 惟一扣分點是派息姑寒, 倘若能夠増派至 70仙, 長建也只是多派5000萬左右 (目前為止長建合共有25.2億股), 倘若派至 70仙我會給它一個 B+ 。
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中美貿易戰: 乾隆 vs. King Theoden (9/7/2018)
起初大家都以為貿易戰只是中美雙方談判手段, 怎知假戲真做 :0)
Hutchison 在此時此刻想起了兩個人, 一個來自中國, 一個來自西方; 一個是史實人物, 一個是虛構人物; 一個要成就"十全武功", 另一個要重建洛汗國。
乾隆, "十全老人", 乾隆治下的中國是輝煌盛世
King Theoden, 電影"魔戒"中的洛汗國王,
恢復睿智之後集合兵力和索倫, 薩魯曼的半獸人兵團作戰
暫時睇唔到任何一方具壓倒優勢, 繼續留意事態發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