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超級長文]我不投資科技股的原因(27/4/17)

之前Joseph兄問我點解不買科技股, 我不買科技股的原因有好幾個,以下的文字是乘坐飛機時所寫, 可能有點亂, 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在講述我不買科技股之前我想問各位網友一個問題: 你們對於股票及股票市場有甚麼看法? 又或者你們認為股票是甚麼? 賺錢的工具? 又或者是賭博/投機工具? 是企業的一部分或者其他東西?

一個比較主流的看法是隨着企業成長, 這企業需要更多資金, 不過如果發行債券及向銀行借錢會增加企業的財務支出以及弱化其財務狀況, 故此這企業選擇公開上市籌集股本資本, 背後代價為這企業需要向股東分享盈利, 最常見的就是分派股息

另一個看法未必common, 不過hutchison自己認為一間上市公司很多時在它們的所屬行業已經有一定領導甚至壟斷地位, 並有不錯的收入, 部分公司如中電等在香港電力行業具壟斷優勢, 由於這些企業規模龐大, 它們是我們的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它們有責任為我們的社會作出貢獻:

對於股東/投資者而言, 上市企業有責任分派穩定的股息收益用以回報當年支持它們上市的投資者, 而對上市公共事業如中電/港燈而言, 股息分派除了是回報股東之外, 股息分派更加是財富再分配的一個重要部分, 由於它們是沒有競爭的獨市生意, 它們的生意幾乎可以視為零風險的, 但它們每年增加電費(亦每年增加盈利), 在市民口袋提取的費用愈來愈多, 倘若中電和港燈都是私營沒有上市的公司, 普羅大眾一定會對這兩間公司十分痛恨, 因為這些公司每年都在吸取更多的民脂民膏, 我們的社會一定更會有更多衝突及不安

當然上市並非解決貧富不均的靈丹妙藥, 這壟斷而造成的不公依然存在 But at least it is a public company! 因為這些大企業有上市, 普羅大眾如我也可以買賣/投資這些公眾公司, 獲得一些股息收入, 這至少可以減少民眾對這些企業的不滿

另一個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在於創造/提供穩定的就業職位(以及穩定的薪金)
由於很多上市企業都在行內具有一定地位, 很多中小企公司都會以這些上市公司的薪級表為benchmark, 從而修訂自己公司的薪金水平
除了薪金水平之外, 這些大企業財力較中小企充足, 有不少企業甚至在金融系統發生危機的情況之下仍然能夠維持股息, 因此它們有責任為員工提供穩定的就業職位以及晉升機會, 這些都是維持一個社會安穩和樂的重要原素

但科技股很難符合我對於以上所說上市公司的要求, 除以之外, 很多科技企業的出現很多時是破壞多於建設(之後會再解釋)

雖然科技改變世界, 但你認為科技公司的賺錢模式有革命性的改變? 至少我不這樣認為, 例如網友牛腩河早前寫過的Priceline, 這是一個資訊平台幫人book機票酒店(中介人業務), 它的出現固然減低了交易成本以及時間, 亦讓顧客獲得便宜的中介服務(今次我去澳洲用了Priceline旗下的booking . com揾酒店 ) ,不過一間Priceline很可能將全球的旅行社的代辦酒店機票業務一鋪打殘... Hutchison當然認為Priceline呢類公司值得投資, 科技類公司為我們帶來便利, 但伴隨的很可能是大量工作職位消失(一間科技平台公司的員工人數可以有幾多?), Job Insecurity對於我們的社會是一件好事? 雖然hutchison的股票投資大多是rent-seeking 公司(以長江基建為代表), 收錢派股息買項目再收更多錢, 但長建及其聯營公司總要聘請工人維修發電機組之類, 至少我知道長建的成長應該不會導致大量工作職位消失, 我認為我的投資方式更可持續, 倘若某些公司的成功及擴張會帶來失業或者對人力資本減少, 這只會令我們社會的未來更動盪不安

人類歷史往往有顛覆性的創新, 例如工業革命成功釋放了女性的勞動力, 增加就業職位同時推動工資上升, 減低生產成本, 令大眾可以以同樣價錢享受更多物質, 但現在市面上的科技股能否做到這件事? 阿里巴巴的淘寶及支付寶打殘了實體零售, 因為隨着網購及電子支付發展, 我們不再需要售貨員及收銀員; Facebook加上Youtube等social media基本上殺死了全球不少傳統媒體, 電視及報紙, 如果科技公司的進步只是透過壓縮傳統行業的生存空間去實現增長, 我就不會支持這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商業模式

最後一點就是這些股票在股息分派以及企業管治方面仍然有進步空間, 如果大家有留意騰訊近一兩年的發展, 收購Duracell及入股Tesla, 其實表現出其本業已經接近成長極限(否則大部分盈利應該用於capex去搞自家項目), 所以近年才以併購帶動增長(某程度上而家買騰訊是押注馬化騰投資科技股的眼光多於押注於騰訊之內部成長, 根據去年騰訊業績公告指它去年純利達456億元, 但股息分派率只達一成多, 既然玩得併購轉行搞利豐模式, 何不趁自己股價創新高去印錢收購其他估值比它低的科技公司, 反手再增加股息分派比率至30-50%?(無必要保留太多現金) Hutchison很多科技創辦人在公司上市後好像後勁不繼(不專注於內部成長), 成日想玩同股不同權以及併購等企業財技去maximize自己份身家, 與其押注於已上市科技公司, 我寧願自己開一個天使投資基金去發掘新公司(當然我現在的資本遠遠不足)又或者投資於中電這類能夠慢慢而持續成長的企業

P.S. 我的經濟取向應該較接近凱因斯, 所以我認為創造/維持工作職位十分重要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旅行見聞及持股近況(26/4)

話說hutchison知道自己Year 3 MB考試合格之後喜出望外, 立即聯絡遠在澳洲讀書的中學同學兼以前的泳隊隊友準備旅行, 雖然這個月我已經和一位朋友去新加坡(去番舊年summer exchange的大學探望坡仔同學), 但我仍然想趁這個seem break多多遊歷, 因為今年是醫科pre-clinical的最後一年, 我們五月開始也要繼續上課為之後Year 4出ward做好準備, 雖然好像Year4 MB完結之後我們仍有一個假日, 不過大部分同學都可能會搵placement或者一些實習機會, hutchison亦不例外, 所以今年便做了大花筒:)

講到這次澳洲旅行, 我乘搭的是國泰航空來回悉尼的航班, 如果和我熟絡的網友應該都知道I am a big fan of Swire :) 雖然我暫時沒有持有太古股票(因為太古業務仍在低潮, 我估計要等待18年太古坊重建一期完成之後才能步出谷底), 不過我對太古這在中港地區務實經營多年的公司情有獨鍾, 太古一向予人品質優良可靠的形象, 甚少醜聞纏身, 惟近年因為國泰航空盈利不振而遭受抨擊, 我希望太古能盡快恢復其盈利能力, 因為我一直想繼續投資太古系股票, 但目前太古的財務狀況並未符合我心中要求, 一旦太古恢復其盈利能力, 我一定會繼續投資太古系

今個星期和澳洲有關係的新聞莫過於長江系的consortium 得到澳洲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批准收購DUET group, 當日Hutchison在墨爾本看當地電視新聞知道這件事, DUET group以及長江基建亦和我的東澳洲之旅有一定關係, 這次旅行我選擇了去三個地方, 分別是墨爾本(維多利亞省/Victoria), 悉尼(新南威爾士/New South Wales) 以及布里斯本Brisbane加黃金海岸(昆士蘭/Queensland), hutchison記得長江基建擁有Victoria Power Networks等澳洲輸電配電公司以供應Victoria state的電力, 今次收購的Duet group旗下有一間United Energy, 這公司有配電網供應墨爾本Port Phillip Bay一帶電力 (P.S. Port Phillip Bay是一個繁忙的港灣, 好像香港葵涌貨櫃碼頭一樣, 前幾日hutchison站在墨爾本市的摩天輪上看這碼頭的夜景, 十分繁華壯麗); 至於hutchison現正身處的昆士蘭黃金海岸, 長建的Australian Gas Networks擁有Queensland配氣管道, 可見長江系的力量無遠弗屆

Hutchison在澳洲的行程已過大半, 餘下數天我將會返回悉尼見另一位朋友。澳洲是一個充滿寧靜, 親近大自然的好地方, 而澳洲人大多十分友善, 至少hutchison在這次旅行未有因為我是華人的身分而遭受歧視, 但我對於澳洲政府不斷讓外國資金流入澳洲控制民生事業, 以及不斷把國營公共企業privatise 持反對態度(雖然我作為長建小股東我對長建再下一城買下DUET Group感到欣喜), 我擔心澳洲人的生活成本會隨著外資私人企業的投資併購而大幅增加 (P.S.基本上現在澳洲的基建已經集中在不少外國及香港財團手上, 單説香港財團, 不計長江基建, 中電旗下的Energy Australia 已經是澳洲最大電力分銷商之一, 周大福企業也收購了澳洲西部電力分銷商Alinta Energy) 公共事業本來是為當地人提供必需品的事業, 一旦壟斷形成而澳洲政府無力監管後果則不堪設想, Hutchison 看見在這裡生活的澳洲人民擁有較寬大的住所, 較少及較人性化的工作環境/時間, 心裡也替他們住在這地方而高興, 但我預期澳洲政府的經濟政策將會使澳洲香港化, 朝向地產經濟(尤其是brisbane開始興建賭場及搞鐵路加房地產項目) ,公共事業壟斷, 貧富不均等方向發展, 這實在非澳洲人民之福, 希望澳洲政府能迷途知返, 公共事業私有化本是易放難收之事; 地產經濟推動經濟增長是毒品一樣的東西, 只會越做越多, 到頭來只會犧牲人民福祉, 我預感十年之內澳洲人都會見識到資本霸權怎樣影響他們, 而這是我不樂見的事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好書推介] Asian Godfathers

早前考試完結等放榜時hutchison和大學同學到新加坡旅行, 在新加坡的書局買下這本名為Asian Godfathers的書, 對於不介意睇英文既blog友而言我誠意推薦這本書:)

Asian Godfathers主要講述二戰之後東南亞地區富豪的發跡史, 作者引用了大量史料去講述東南亞地區(香港, 新加坡, 印尼, 菲律賓, 泰國, 馬來西亞)的富豪怎樣利用當然的政治經濟環境去跟當地政府打好關係, 謀取特殊經濟權益

書中列舉的人物有不少都是我們熟悉的人物的發跡史, 例如港商李嘉誠, 李兆基, 鄭裕彤; 印尼李文正及林紹良家族, 星馬財團如嘉里郭鶴年, 信和黃廷方等等

這本書很詳細記述他們在資本市場舞高弄低, 以及透過房地產及公共事業進行尋租行為(Rent-seeking)的事, 並以此為基礎去探討為什麼東南亞地區沒有像歐美國家一樣發展出世界性的工業品牌(e.g. Benz, Boeing等工業品牌), 以及這一小撮財閥巧取豪奪, 搾取東南亞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 沒有讓當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甚至導致貧富懸殊惡化的現象

P.S. 這本書有中文版, 書名好像是<<亞洲教父>>, 對此書有興趣但想睇中文版的blog友可以嘗試到香港中央圖書館借閲

下圖是Asian Godfathers封面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領展北上收購----其實係換馬多於收購? (10/4/17)

領展近年在中國經濟不明朗下進軍內地物業, 先後向瑞安收購上海企業天地, 北京也買入一個商場, 今次輪到一個廣州項目, 基本上都係圍繞"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去做

hutchison雖然沒有持有領展, 但我也持有置富(778), 作為一個REIT投資者, 我也常常把領展和置富作比較以評估我正持有的置富是否一項好投資, 所以我也關注領展的表現

今次領展收購目標為廣州西城都薈廣場, 作價約為40.6億人民幣/45.75億港幣, 每月租金為1600萬人民幣, 出租率達94.1%

以上就是收購目標的資料, 接下來hutchison會嘗試為大家分析領展管理層收購的動機(其實hutchison認為這次收購做得不過不失)

1. 我們先粗略估算廣州商場的資產回報率
因為今次領展買大陸商場, 涉及滙率風險, 為簡化計算程序, hutchison先假定滙率為1RMB=1.1HKD, 並假設未來數年人民幣滙率不變,
資產回報率大約= 0.16x12x1.1x0.7/45.75 = 3.28%  (0.7為可分派收入比率, 根據16年interim report領展的可分派收入比率為0.745/74.5%, 我保守地調整了廣州物業的可分派收入比率至0.7/70%)

2. 早前領展在16年底出售以長康商場為首的5項非核心物業(參見聯交所公告), 這5項物業作價約36.5億, 它們合共的租金浄收入約1.2億
5項非核心物業的資產回報率大約= 1.2/36.5 = 3.28%

我地而家將兩項交易"泊埋黎睇", 其實領展是以相若的回報率(同樣約為3.28%)把升值潛力將盡的香港商場換成更具升值潛力/租金增長能力的廣州商場, 相信只要人民幣和港幣之間滙率在未來幾年沒有大變, 呢個"換馬"動作有助提高領展未來租金淨收入

P.S. hutchison對以上收購大致同意, 不過我有兩點提議希望領展管理層可以考慮一下:
1. 由於領展未來的人民幣資產比重將會越來越多, 我期望領展的貸款組合可以加入人民幣浮息貸款或者發行人民幣定息債券, 雖然人民幣貸款息率較高,但加入人民幣借款可以對沖滙率風險, 況且領展的借貸息率很低, 相信提高小量人民幣貸款比例不會大幅提高領展借貸成本

2. 其實很多發展商例如恆基, 長實持有不少非核心物業可以沽售, 領展以前試過向嘉里收購現崇山商場, 我相信未來領展亦可以向發展商進行收購, 例如長實荃灣西樓盤未來有基座商場落成, hutchison相信領展可以收購這類物業, 中產屋苑商場其實十分適合領展管理, 既避免滙率風險又沒有政治風險(不同公屋商場), 而這種民生類商場收入穩定, 是具備相當防守力的資產

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繼續增持新創建(659) (7/4/2017)

今日動用屋企人果邊資金購買新創建(659), 以$13.64的價錢購入2000股, 同時以$9.00賣出3000股置富REIT(778)

經過今次增持行動之後hutchison capital同埋屋企人果邊合共持有6000股新創建, 我期望在今年內再增持2000股, 到時每邊都有4000股新創建作為投資組合中的主要股票:)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飛機租賃與包玉剛 (1/4/17)

提起飛機租賃這近年興起的行業, 唔少網友都會第一時間想起很多富豪如李嘉誠, 周大福鄭家也有涉足這行業, 但hutchison第一位想起的商人卻是包玉剛

包玉剛在五六十年代開始投資航運事業, 有所謂"三張契約"之稱, 第一張約是他跟造船廠簽約, 以折扣價買入大量遠洋貨輪; 第二張約和航運公司簽約, 這些公司以長約租借包氏的船, 定期交租予包玉剛的環球航運集團; 第三張就是包玉剛以頭兩張租約向銀行融資, 借錢購買更多輪船

這就是"世界船王"包玉剛的上半段故事, hutchison很喜歡閲讀企業歷史, 相信這故事已經能夠令大家明白飛機租賃的商業模式, 看來很多大孖沙對於航空業前景頗為樂觀, 所以投資這行業, 我也相信飛機租賃未來仍有增長空間

但航運始終是風險高的周期性生意, 航空也是一樣的, 既然航運是包玉剛的上半段故事, hutchison現在就要講埋下半段故事:)

在70年代中後期包玉剛已經預感航運生意由盛轉衰, 當年滙豐沈弼對於借錢予包玉剛亦表示一定疑慮, 包氏毅然決定"棄舟登陸"---他不惜將輪船殘賣予其他行家, 甚至拆為廢鐵賣出, 同時籌集資金收購九龍倉, 最後和置地爆發股權爭奪戰, 包氏以$105元一股買下49%九倉股份, 成就這"棄舟登陸"傳奇故事, 亦成功避過航運低潮------ 這大時代着實令人神往

Hutchison講這下半段故事, 只是想指出航空和航運一樣是周期性行業, 航空以至飛機租賃業總有增長見頂, 盛極轉衰的一日, 而飛機租賃涉及大量借貸, 所以我們投資這行業要"拎得起放得低", 一旦增長見頂/見到衰退徵兆要果斷退出, 這是歷史書教導hutchison的事,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P.S. Hutchison未來很可能會買入中銀飛機租賃, 嘗試投資這行業, 不過我仍然未睇中銀飛機租賃的財務報表, 所以個股分析暫時不會寫了, 如果我買入這股票, 就再寫一篇飛機租賃的文章俾大家睇, 希望大家喜歡這篇歷史文章:)

另外大家可以買一本馮邦彥教授寫的<<香港英資財團>>,這本書有好多有趣的企業故事, 我只是用自己的文字簡約轉述了包玉剛的故事, 相信這書會令大家有所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