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長江基建近況簡評 (31/7/17)

原本長建這類終極收息悶股是沒有評論價值的, 大部分投資人買入長建都打算長線持有, 有升有息以作養老之用

長建的業務模式亦十分的悶, 借錢買入穩定收益資產, 派息, 再舉債買入資產, 業績通過併購達至增長, 增加派息 -->無限循環

這個嘛, 簡直就是收租佬"整大個餅"的加強版來的, 因為大公子相中的資產年收益率通常有近10%回報, 而收租物業則很少超過4%的, 所以長建的現金流向來強勁, 足以應付年年增加的股息支出及貸款利息開支

其實這個業務模式幾近不敗, 只要管理好應付帳應收帳的檔期, 確保自己有足夠流動性就可以

不過今年長建的收購行動頗多, 年頭以約170億收購DUET 40%股權, 今個月又分別向長實購入HVAC 25%股權(40餘億) 以及收購德國ISTA 35%股權 (約145億), 長建手頭的現金在6月尾只有40多億, 即使計及電能的特別股息, 長建亦應該手持100億元左右

未過數的交易有 HVAC 25% + ISTA 35% = 約185億, 外加下半年長建仍然可能有收購行動, 當然長建可以再向銀行貸款, 但銀行貸款通常借不足併購交易金額, 長建未來仍然有補充資本的需要

補充資本方法如下:
1.最方便的方法應該是再要求電能派發特別股息, 以電能手頭現金(接近250億)而言, 長建應該可以分得近100億元
2.其次就是發行永續債券, 因為永續債券計入Equity方, 可以有效"降低"長建的負債比率, 始終現在仍然是低息環境, 相信以長建的名聲發債成本只介乎5-6%, 它收購的資產的回報不止於5-6%, 相當值得做
3. 批股, 趁著近日股市暢旺批股集資, 一來可以獲得實實在在的資本, 二來趁股價高企時出手對於原股東更有利, 攤薄權益較少

hutchison個人認為短期內電能再派錢的機會較少, 方法2或者方法3的機會相對較大, 而集資額應該介乎10-15億美元之間, 倘若長建股價有所調整, 可能為一眾希望買入長建的投資者提供增持良機

14 則留言:

  1. 我很喜歡你從資本角度看長建。
    從今次再派特息看,電能的角色會更清楚,角色會繼續淡化,慢慢變成另一隻港燈。可能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電能在未來併購的角色應該不及長建及長實, 它的作用變得和REIT越來越相近, 為長建提供穩定派息

      刪除
  2. 師兄, 你同我的諗法真係一樣, 如果恒大等一眾成功在喪借平錢做做大個餅去高價賣樓, 咁長建就係喪借平錢去做大個餅去食人地D 基建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個世界真荒謬, 發達不外乎炒樓與收租:(
      不過作為投資者不用理會太多, 有穩穩定定的回報就可以了

      刪除
  3. 好明顯長建會大力借錢,大力投資海外基建.但我若是李生,會發行長實1BOND,以長江個名,大把人信,資全成本2喱幾,做乜生意都得啦

    回覆刪除
    回覆
    1. 長江個牌頭的確大把人信, 所以他們資金成本低

      刪除
  4. 師兄點睇83股價低迷,黎緊業績又點睇

    回覆刪除
    回覆
    1. 平穩成長吧, 信置絕非有爆炸力的股份, 我是買來收息的

      刪除
  5. 李氏資產沒有仔細看過, 此文令我了解多一些電能, 不錯不錯.

    也証明了大有錢佬, 近十年低息環境的玩法很保守(低息借錢買已成熟資產或生意, 套取當中的息差). 不過, 經濟發展周而復始, 個人不相信此環境會無限期延續. 姑且看看大環境的發展下, 大有錢佬如何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但連他們這樣強大的企業也只是做防守性業務, 可見他們對未來經濟的看法不甚樂觀

      刪除
  6. 我怕佢配股集資, 上次配股后現在才返家鄉

    回覆刪除
    回覆
    1. 李家的資本操作很強, 配股抽水亦暗示了當年股價很高

      刪除
  7. 長遠持有的話根本不用擔心
    炒1038股價大升是不明智的
    1038適合長線持有

    回覆刪除